建言献策当前位置 : 首页  >  建言献策

强化技术预见 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导航
文章来源: 民革阜阳市委 发布时间:2016-07-15 浏览:5780

       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日益激烈,我省必须充分利用技术预见,精准研判未来核心技术与国内国外市场的发展趋势,增强对新兴产业的“优选”能力,选择重点领域与共性技术进行优先发展,从而精确引导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航母”乘风破浪。

       我省目前已经完成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铜基新材料、煤盐化工高分子材料等多项技术路线图编制,提出了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并制定了近期、中期和远期技术经济指标,对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我省的技术预见工作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预见范围小、参与度低、方法单一等问题制约着技术预见结果对于政策制定的支撑能力。因此,建议我省进一步加强技术预见工作,形成战略性新兴技术选择以及产业集聚发展的导向体系。

       第一,完善技术预见组织体系。一是依托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由省政府直接负责的高层次技术预见指导委员会,在现有研究员基础上,通过吸收、聘请等方式组建多领域、专业化的技术预见专家队伍,并将专家领域拓展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开发如营销管理、文化艺术等方面。二是完善技术预见组织协调工作,建立创新主体协商机制,形成我省技术协作和创新资源整合平台。三是加强战略竞争情报研究、未来技术分析研究等技术预见专业机构建设,构建多种机构错位合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决策咨询体系,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技术预见服务。

       第二,创新技术预见研究工具。积极引进技术预见先进方法,加强定性、定量和半定量三类研究工具的综合使用。根据不同的预见目标和预见内容,将专家会议法、情景分析法、文献计量法等方法与大数据分析进行有效结合,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模型表达,用语言补充”,提升技术预见结果的可靠性。

       第三,健全技术预见结果监测、评估、反馈机制。积极探索技术预见与技术影响评估、创新审计等多种工具的整合应用。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监测分析系统,及时了解掌握产业发展动态,实时对技术预见所确定的技术目标进行跟踪调查,判断预见结果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将技术预见评估过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制定过程相融合,增强对现行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反馈到下一轮技术预见与政策制定过程中,使政策制定更加有理有据。

       第四,提升企业在技术预见中的主体功能。推进技术预见平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互联互通。在技术预见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自主创新和选择能力,吸引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参与,逐步形成模块化技术预见体系,促进技术预见系统的自我分生演化与融合。加强技术预见机构的服务功能,强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的预见,为企业提供实时的产业基础数据和各类信息,帮助企业开展前瞻性技术研发和商业布局,使技术预见结果更加贴近企业需求。支持企业将技术预见与用户创新、创意竞赛等创意产生工具进行有效结合。

       第五,加强技术预见推广应用。采用技术预见调研与推广交替进行的方式,通过开办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开展知识普及、网络问卷调查、发布研究报告等活动,提高技术预见普及度。积极吸纳企业、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参与技术预见的应用与反馈,提升社会对未来技术发展的认识度与新兴技术产品的接受度,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和市场氛围。(陶颖)

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