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当前位置 : 首页  >  建言献策

农工市委建议:做大做强蔬菜脱水加工产业 走特色规模发展之路
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06-06 浏览:7030

       阜阳市紧急救援中心急救科主治医师、农工党阜阳市委会参政议政委员会委员吴龙飞反映: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地理因素,脱水蔬菜应用越来越广,市场前景广阔。蔬菜脱水加工,是采用物理方法将时鲜蔬菜里的水分大部分去除,再加工成颗粒或粉末,包装后出售。可以进行脱水加工的蔬菜有蒜、姜、葱、辣椒、胡萝卜、萝卜等。

       脱水蔬菜能基本保留原时鲜蔬菜的光鲜色泽、风味和营养成分,体积却能大大缩小,便于贮存,保质期明显延长,转运方便,甚至可以外销。蔬菜种植、脱水加工技术含量不是很大,生产投资也不是很大,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污染小,非常适合根植。当某种蔬菜产能过剩时,蔬菜脱水加工可以适当增加产量,扩展外销,对市场能起到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保护农民利益。

       阜阳市是农业大市,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降水适中,四季分明。阜阳市又是人口大市,人均土地资源稀缺,工业基础薄弱。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能充分利用当地丰富资源的产业最宜扎根阜阳。阜阳市不但是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粮食主产区,也是四季生鲜时蔬的主产地。阜阳市的生姜、大蒜等传统农特产享誉全国。加上近些年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的应用,蔬菜产量更上一个台阶。蔬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时鲜,这就要求某种蔬菜一旦上市,就要短时间内能上到消费者的餐桌上。蔬菜大棚里的反季节蔬菜虽然弥补了时鲜蔬菜的季节性缺点,但就蔬菜的口感和营养成分,大棚蔬菜明显赶不上四季时鲜蔬菜。时鲜蔬菜也有很大缺点:1、上市规模集中、量大,产量规模预估困难; 2、保鲜成本高;3、种植收益难保障,有过“蒜你狠”,也有过“葱伤心”,虽然有一亩园十亩田的说法,由于难以把握市场,收成没有保障,农民种菜积极性不高。

       一、存在问题

       1、目前阜阳市蔬菜脱水加工年产量万吨以上企业仅临泉县就有15家之多,每家产值均接近一亿元,部分企业被评为安徽农业产业化省龙头企业。临泉县恒达食品有限公司已经连续3年产值超过1.6亿,大部分产品出口外销,上缴利税连续多年上百万,解决数百人就业问题,其中包括大学生就业,为阜阳市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葱、姜、大蒜是阜阳地区主要特色农产品,种植范围广,农民种植经验丰富,产量可观。以大蒜为例,亩产3000斤左右,一般收购价每斤1.5元,好的年份,每斤接近2元钱,生长期半年,效益比较好,只要销售渠道畅通,种植大蒜就是一条比较好的致富路;

       3、产品销售情况及瓶颈。过去由于交通闭塞,信息不对称,蔬菜脱水加工产品销售往往靠运气,碰到好的销售渠道,效益很好,一旦销路不畅,不但企业产品积压,农户更要遭遇“葱伤心”,有时甚至造成大量优质蔬菜弃置田间,任其烂掉。如今交通改善,信息发达,大多企业已经引入互联网销售平台,有的甚至已经加入阿里巴巴国际互联网电商平台,不但销路畅了,收益也比以前提高,还可以为国家创汇。如今阜阳市脱水蔬菜产品已远销瑞士、美国、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只是一些成功的企业缺少的是相应的外语人才,如俄罗斯语;

       4、环保问题。脱水蔬菜一般要经过种植—初加工—脱水—切片—烘干—深加工—精加工—上市、出口等环节,其中从初加工—脱水—切片—烘干几个环节可以产生污染,阜阳地区脱水蔬菜产业初期,正值我国改革开放早期,蔬菜脱水加工主要靠人工或半机械化,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临泉县,处处是加工点,处处是臭水沟,一年污染,多年难以修复。2004年,临泉县为治理环境,一刀切,关闭了所有的水污染蔬菜脱水加工企业和作坊。近年来脱水蔬菜加工企业已经发展到从人工洗涤到全部机洗或干洗,产业技术持续升级,污染大大减轻,再加上企业上马污水处理系统,环境污染已经可控。但临泉县依然没有松绑的迹象,原脱水蔬菜加工小企业别无选择,只有关门,成规模企业只好从外地购进半成品,再加工。本地菜农生产的蔬菜要么外运销售,要么干脆不再种植。本地优势得不到发挥。许多蔬菜脱水企业经营成本增高,失去竞争优势,面临倒闭。

       5、食品安全越来越引起全人类的重视,实施产品追溯制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食品追溯制度由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率先兴起,在我们国家也势在必行。本地产品出口外销,必须具备完备的产品追溯系统。具体到蔬菜脱水加工企业,这就要求企业对其原料蔬菜的产地、生产管理、加工、仓储、物流等环节必须具体、明确、可视、可查。临泉县因环境污染关闭了这些企业,就使本地蔬菜脱水加工缺失了部分环节,产品追溯成无本之源,企业从外地调入半成品,难以建立产品追溯系统或为建立追溯系统成本增高,失去竞争优势。以后面临纷纷关门的局面;

       6、企业做大,成本优势才明显。技术升级是企业发展趋势。建立产品追溯体系是势在必行。企业要发展壮大,就要扩容。如今地方政府,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要政府将土地低价供企业,有割肉的感觉;

       7、经营品种单一的蔬菜脱水加工企业,容易受货源影响,而不能保证企业生产常年运行,甚至关门,影响企业发展。

       二、建议

       1、当地政府应大力扶持本地蔬菜脱水加工企业。在做好招商引资的同时,应重点扶持本地企业,外来企业引入后“水土不服”并不罕见。本土企业,根植于本地,熟悉当地民情、市场、政策,生命力强,可以充分利用本地资源,造福一方;

       2、政府要配合蔬菜脱水加工企业做好产业升级,提供足够的政策和硬件设施支持。通过调研发现有活力的企业,资金不是大问题,银行愿予以贷款,场地却难以解决,建议政府认真考察后予以帮扶。协助企业,帮助他们引进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

       3、环境问题是百年大计,政府理应严抓严控,但也不应因噎废食。应积极监管,对符合环保条件的企业应予以放行并时时跟踪,使其保证达标排放;

       4、当地政府要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配合外贸企业做好相关工作(如产品追溯制度建设),使企业符合国际管理潮流,利于企业走出国门,做大做强;

       5、重点帮扶就业拉动大、能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外溢效益明显的企业;

       6、建议蔬菜脱水加工企业扩大经营范围,抵御因货源异常而引起的生产风险;

       7、建议对本地区贡献大的企业少征税,减轻企业负担,少补贴,避免一些企业打着产业幌子骗补,损公肥私。

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