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为发展中区域性中心城市,近年来政府确立了人才强市、科技兴市的战略部署,加大了对医疗卫生系统的投入,市政府相继出台了阜发[2013]12号《中共阜阳市委、阜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和阜政办[2013]44号《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直公立医院人事编制制度改革的意见》两个文件,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党管人才的机制,建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人才工作联络员会议制度,确保了做好人才引进及管理工作。
人才资源是医院最主要的生产力,特别高级职称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是医院学科建设的脊梁,直接关系到该学科的医疗技术质量以及医院的建设和发展。近年来阜阳市各家医院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医院引进的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均长期战斗在临床第一线,90%为科主任及学科带头人,为医院的发展和阜阳市医疗卫生事业贡献了青春热血,然而他们的编制及养老保险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
医院及卫生局领导多次往返编办及人社局,编办要人社局文件,而人社局却说单位引进人才未经过其同意,该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其中阜阳市中医院有4人(副高2人、硕士2人),市二院4人(正高2人、副高2人),市人民医院31人(正高11人、副高20人),他们已在医院工作10-15年左右,按照阜发[2013]12号文件精神,他们属于文件中的第六类或第七类人员,入编及入保问题理应得到及时解决,然而这些问题仍然在困扰着他们,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的同志近两年即将面临退休,该问题就显得更加重要及紧迫。
为解决医疗卫生系统引进高级人才的入编入保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以阜发[2013]12号《中共阜阳市委、阜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和阜政办[2013]44号《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直公立医院人事编制制度改革的意见》两个文件作为指导纲领,按照“老人老办法”的原则,尽早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退休后享受事业退休待遇。
二、市人才工作小组(组织部)切实发挥主导作用,协调人事、编办、财政各部门,按照“编制、职责、人员、工作”四到位的要求,配强专职工作人员,落实到位。
三、各部门都应该简化程序,做到一站式服务,专职人员负责协调、汇报、督办、解决问题,不应该推诿扯皮。(农工党阜阳市直二支部主委 顾江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