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阜阳市委建议:关于优化阜阳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环境的意见建议 |
文章来源: 农工 发布时间:2017-06-07 浏览:5343 次 |
阜阳卫生职业教育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绩有目共睹。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对卫生职业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扩大,政府对卫生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并加大了投入,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历程,从形式上看,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相当广阔。但是,纵观近些年阜阳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确实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因此,优化阜阳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迫在眉睫。 一、阜阳卫生职业教育发展存在问题: (一)传统教育观念仍没完全消除 虽然社会各方面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一些家长的传统观念中对卫生职业教育的偏见依然严重存在,认为只有让孩子上大学才有出息,读卫生职业学校则没面子,一些家长不愿送自己的孩子进卫生职业学校学习,认为只有上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等高等学府才是真正的上大学,这种偏见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的艰巨性。 (二)招生竞争激烈,招生面临一定的困难 目前招生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地区垄断行为,地方保护主义,有偿招生现象。 (三)师资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高质量的专业教师不足 目前,阜阳卫生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知识结构严重脱节于医药卫生实际,师资素质总体低,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少,老教师动手能力强,但知识老化,新教师则动手能力弱,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与医药人才要求相离甚远。 1、目前卫生职教师资队伍中,文化课教师相对多,专业课教师相对少;而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的专业教师更少。 2、教师难招难留。由于学校相对于医院,教师待遇低,招聘不到优秀的专业课教师,学校没有能力吸引优秀专业人才到学校任教。 (四)办学条件差,教学设备不全 由于对卫生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致使教学设施落后,缺乏现代化先进的实习基地和教育教学设备,实习实训设备老化难以满足现代教学需要。 (五)卫生职业教育资源没有完全形成合力 目前,原阜阳卫生学校虽然已经并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阜阳医药学校已经并入阜阳技师学院,但是卫校和职业技术学院的医护学院资源并没有完全整合,阜阳医药学校并到技师学院专业发展也属于孤军奋战,没有使阜阳医药卫生教育完全形成合力,发挥最大优势。 (六)就业门槛设置限制 如我市今年某些医院首次明确要求招聘普通高校护理专业毕业生,也就意味着以前的高职“3+2”护理专业毕业生无法参加招聘考试,这无疑给我市今年的“3+2”护理专业招生以沉重打击。 二、优化阜阳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环境的建议 (一)针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鼓励学校做更多的正面宣传,比如针对近几年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医护学院、卫校不断有学生通过招聘考试应聘到安医附院(今年卫校有一学生在安医一附院招聘考试中成绩全省第一)、省立医院、三0一医院、一0五医院、苏州市人民医院、阜阳市医院等事例,就像宣传高考状元一样向社会大力宣传,让社会改变对卫生职业教育的看法。 (二)通过政府干预,规范招生行为,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兼顾,打破壁垒,开放招生,整顿招生市场,使打击有偿招生成为新常态。 (三)针对专业课教师不足问题,首先要提高高质量的专业教师待遇问题,另外还需要几家市级医院援助,让市级医院对卫生职业教育进行帮扶,除了派一线医护人员到学校进行教学外,还应接纳学校老师到临床一线进行实践,这些都需要市政府和卫计委的协调。 (四)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卫生职业教育办学经费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同时还要建立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政策机制,改善办学条件。要根据财政增长速度和社会对职业教育培训发展需要,逐年增加财政投入,加快现代化先进的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设备的投入。 (五)整合资源,做有特色的卫生职教学校 政府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加快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最好将职业技术学院的医护学院、阜阳卫校、阜阳医药学校单独升格为一个医药卫生职业学院,优化队伍,实现资源共享,建设优质、有特色的学院,有必要还可以将某一市级医院(如二院)作为一个卫生职业教育的教学附属医院,树立卫生职业教育品牌,增强社会竞争力。 (六)注重能力考核,适当降低医技专业就业门槛 建议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用人的学历上不应盲目攀高,应注重能力而非学历 ,可以对护理、助产、影像、康复、检验等专业适当降低门槛,因为这些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到基层下不去、留不住,倒不如留一些素质高的、动手能力强的中专生、大专生,另外,都是专科毕业生,更不应该戴有色眼镜区分普通高校毕业生和高职“3+2”毕业生,这样更有利于我市卫生职教的健康、有序发展。 (阜阳市卫校教务处副主任、副教授、农工党阜阳市委市直二支部副主委金少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