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区动态当前位置 : 首页  >  县市区动态

阜阳市颍州区“1234+N”推动侨务工作扎实开展
文章来源: 颍州区委统战部 发布时间:2020-10-27 浏览:2370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的重要思想,阜阳市颍州区按照“凝聚侨心、发挥侨力、汇集侨智、维护侨益”总要求,在2019年3月机构改革侨务工作职责并入统战部门后,采取“1234+N”举措,促使侨务工作在统战部门扎根散叶、开花结果,不断创新推进。

“1”即:统一思想认识。区委统战部领导班子认识到侨务职责转隶后,只有摸清家底,才能工作走稳走准走远,为此颍州区开展三次侨情调查。全区共登记华人华侨家庭254户、侨眷826名,留学人员426名,侨企9家。根据调查分析颍州侨务资源丰富,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均有颍州海外同胞。他们在国外努力工作,重视国内亲情,且不少侨胞在科技研发、生物工程、网络通讯、高等教育等领域工作。基本信息的掌握为落实好上级的侨务工作部署增强了针对性。

“2”即:建好两项机制。一是“协调会议”机制。建立区委统战部牵头,区侨办、区政协港澳台侨专委会、致公党颍州区支部为成员的工作机制,做到侨务工作有章理事、经常议事,加强全区侨务工作统筹协调和归口管理。二是“结对联谊”机制。建立颍州区党政领导干部联系侨界重点人士制度。全区7名党政机关主要负责同志、民主党派主委同14名华人华侨侨眷结成对子,并做到“回乡必访、出访必访、节日必访、有困必访”,推动“合格、够铁”侨界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引导侨界群众深入参与颍州经济社会发展。

“3”即:用好三个平台。一是“侨胞之家”平台。在文峰街道成立全市首家基层“侨胞之家”,通过这个平台架起侨界群众凝聚共识、汇聚智慧、联谊活动、排忧解困的纽带,为逐步形成“侨胞之家”+侨界社团+海外华人华侨社团的工作局面迈出第一步。二是“涉访涉诉”平台。建立统战部门牵头,由公安、检察、法院、信访和司法局参加的化解港澳台侨矛盾纠纷信息共享平台。各部门信息互通共享,积极依法、依规、依理妥善处理涉侨事件。区侨办在日常接到侨界群众反映问题时,做到及时办理、迅速回应。三是“华文大赛”平台。组织全区公、民办学校参加全国侨联主办的第二十、二十一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2019年,围绕“中国变化”“家乡味道”两个主题形成参赛稿件127篇,经评审获奖作文17篇,在全市位居第一。第二十一届大赛目前经过遴选形成参赛稿件185篇。参赛促进了颍州同海外华人学生交流沟通,在讲好家乡故事中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同时,做好优秀年轻老师赴海外开展华文教育的动员报名工作。

“4”即:练好四项本领。一是增强侨务干部业务本领。在组织侨务干部通过市委统战部网站、微信公众号学习涉侨业务的同时,认真完成省委统战部、省侨联和市委统战部的调学任务。近两年分批选派侨务干部赴当涂县、省社院和市委党校参加统战侨务培训,让侨务干部学深学精业务。二是提升侨务干部政策水平。在2019年把侨务理论纳入统战系统“三基建设年”活动学习内容,采取以考促学促进侨务干部学深学透涉侨政策。三是加强侨务干部调研能力。把侨务工作纳入每年统战理论实践创新重点课题,通过组织调研提升侨务干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今年围绕新侨工作开展形成调研报告1篇。四是强化侨务干部创新意识。在日常侨务工作中,引导侨务干部分析涉侨事务实施中是否切合实际,通过不断创新举措找准落实上级工作要求与颍州环境的最佳切入点。

此外,区侨办还在市委统战部、市侨办、市侨联指导下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经济科技交流。配合市侨联对安徽嘉海服饰、隆溢鞋业等侨企进行调研,引导侨企积极参加“世界制造业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经济活动。发动归国留学人员申报2020年“创响中国”安徽创新创业大赛项目。二是稳定海外侨心。2020年5月,在疫情期间通过区政府线上公众号,线下通过各防控卡点广泛宣传省、市侨联、侨办、外事办《致海外安徽籍同胞及其亲友的一封信》《致阜阳籍海外侨胞的一封信》的同时,对颍州籍海外同胞疫情期间的需求和现状进行摸排,全区共联络到555人,其中:华人华侨214名,留学人员341名,有近五分之一的海外同胞表达归国意愿,区侨办在及时上报情况的同时,引导其家庭积极宣传政策,耐心疏导、稳在当地。三是救助侨界群众。对颍州区低保户、五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及今年因汛受灾的困难归侨侨眷家庭,通过省侨联开展的“大学梦﹒邦泰情”2020侨爱公益助学活动及市、区两级侨务工作经费给予救助,为国内的侨眷纾困,让他们在国外的亲属安心。同时,大力宣传海外华侨在颍州援建爱心小学等身在国外心系家乡的典型事例。

通过这些举措,密切了侨务部门同侨界群众的联系,为侨务工作不断创新开展夯实了基础,在幸福美丽颍州建设中发挥出了侨界群众不可替代的独特积极作用。


县市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