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传统,新时代继续携手前行——纪念“五一口号”七十周年 |
文章来源: 民盟市委会 发布时间:2018-04-24 浏览:7071 次 |
“五一口号”的发布及各民主党派的响应,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之路。七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与中国共产党精诚合作,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新时代,民主党派应不忘合作初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建言献策,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五一口号”概况 (一)“五一口号”发表的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国出现了和平建国的可能,三种政治力量各自为其主张的建国方案付诸努力:国民党所代表的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企图实行独裁统治,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民族资产阶级是中间势力,是民主革命力量一部分,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主张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并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但国民党为了继续其独裁统治,在美帝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破坏了抗战胜利后和平建国的可能。不仅对中共及其领导的解放区和人民军队发动战争,在国统区对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也大肆逮捕、杀害,镇压民主党派的民主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解放区军民一年多的奋战,不断粉碎敌人的军事进攻。到1948年上半年,国民党的战事已是强弩之末,蒋介石一意孤行的独裁、专制统治行将覆灭。中国共产党一贯所倡导并为之不懈奋斗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新政权,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迅猛发展提上了议事日程。国民党策划和制造的“较场口惨案”、“李闻惨案”等一系列惨案使民主党派部分人士从“中间路线”的梦幻中清醒过来,开始同共产党团结合作,以共同推翻国民党独裁政府,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的新中国,成为各民主党派的共同愿望和自觉选择。 (二)“五一口号”号召民主党派共商国是。正是在国民政府处于穷途末路,解放战争顺利发展的情形下,1948年4月30号中共中央发表《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五一口号”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也是各民主党派和所有爱国民主人士的共同政治主张。 中国共产党的“号召”顺应了时代的需要,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提前谋划发展。毛泽东在致民革委员会主席李济深和民盟中央常务委员沈钧儒的信中说:“加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并拟订民主联合政府的施政纲领,业已成为必要,时机亦已成熟。”拟定民主联合政府的施政纲领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也是每一个爱国人士和各民主党派共同的责任与历史使命。通过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制定出参会各主要民主党派与人民团体的共同一致的决定,为新中国的发展规划蓝图。 “五一口号”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爱国人士团结合作的坚定决心和真诚意愿,得到各民主党派热烈响应,各民主党派一致认为: “这一个提议真太合时了”,顺应民意,“衷心一致的赞同这个正确的号召”。5月3日,民革领导人梅龚彬发表《建立真人民政权 响应“五一”号召》响应;5月5日,八大党派领袖和无党派人士郭沫若致电毛泽东“同人等盱衡中外……适合人民时势之要求”;6月14日,民盟强调“五一”口号与其一贯主张相符;6月25日,民革委员会认为这一建议是“消灭卖国独裁的反动统治和建立独立民主幸福的新中国所应循的途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与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表示,衷心响应“五一”号召,真诚地与各民主党派、民主团体等“共同分担”建设新中国的任务。随后,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人士接受邀请陆续到达东北、华北解放区。1949年1月22日,55名到达解放区的民主人士联合发表《我们对时局的意见》,积极响应毛泽东关于时局的声明,各民主党派公开、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此逐步确立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的领导与合作关系。经过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精诚团结和努力,1949 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召开。 二、新时代继续履行参政议政之责 “五一口号”与各民主党派、爱国民主人士的政治主张高度一致,使其结束了彷徨、摸索和犹豫,从同情、倾向中国共产党转为公开、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中共真诚合作、共商国是。 (一)七十年来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可以说,各民主党派响应中共“五一”号召,选择和中共真诚合作,与其说是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让其“第三条路线”破产,毋宁说是中共自创建以来一贯的忧国忧民之举,切实为国家、民族谋求出路,尤其抗战胜利以后为实现和平建国的诚意以及为和平建国付出的努力都让民主党派对其充满了信任以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也使其看到了自己作为国家的主人发挥作用的可能。 此后,各民主党派积极投入新政协的筹备和召开工作,参与起草《共同纲领》、《人民代表大会和民主联合政府组织法》等文件草案,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为建国初期实行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形成作出了贡献。七十年来,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不断进步、发展,各民主党派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建言献策。尤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民主党派坚决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围绕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各民主党派深入开展各项调研,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积极建言献策,努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七十年来,中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和根本利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能带领全国人民完成历史使命,引导中国不断走向进步与辉煌。这也有力地证明了各民主党派选择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选择和中国共产党合作的正确性。 (二)新时代继续携手合作。可以说,70年前各民主党派响应中共“五一口号”,选择和共产党合作还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不确定中共执政后能否保持其革命战争年代的光荣传统、中共能否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独立富强之路、各民主党派能否真正获得发挥参政议政作用、中国的未来将会怎样,如此等等。但七十年的成就对民主党派的种种疑问作出了肯定回答,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有担当的党,七十年举世瞩目的成就向各民主党派、向全国人民,也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有信心带领中国人民不断走向进步。 历史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和谐安定的政治局面为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和发挥自身智慧的广阔舞台。各民主党派应把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两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协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密切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与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不忘合作初心,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各方面特长、优势,深入开展社会调研,把握中国新时代特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高水平的提案。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各民主党派应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不忘合作初心,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之路,为祖国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继续贡献自己的智慧。(龚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