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客人三次来临泉访问经过 |
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11-27 浏览:11948 次 |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期,国民党在临泉开办了一个“鲁苏豫皖边区干部训练团”(简称干训团),后改名“第一战区临泉干部训练团”。在这个训练团内设立了一个韩国光复人员训练班,简称“韩国光复班”或“光复班”。该班班主任金学奎,系韩国人;班副罗国珍,是我黄埔军校时同队,安徽阜阳市人,他当时负责韩国受训人员的伙食被服、给养等,我是光复班的老师。光复班任务是为培养韩国光复基础干部。“干训团”地址在临泉县老城南关外偏东南角上,即现在临泉第四中学所在地,光复班学员住在偏东边的小尹庄,即现在的临泉广播电视台老家属院所在地。“光复班”在临泉县教育志上也作过记载。在临泉受训的光复班的学员,后来大多都成了韩国的开国元勋。他们把光复班所在地当作圣地,也跟我们看待革命圣地延安一样,这就是他们来临泉走访参观考察的原因。 1991年1月中韩建交后,我知道的韩国客人来临泉寻访参观有三次。现分述于后。 韩国客人第一次来临泉是1991年中韩建交后的12月5日,韩国国民大学文科大学国史学科教授、韩国独立运动史研究所所长赵东杰先生率领一行5人,由北京旅行社金永陪同,先后考察了“光复班”旧址及泉河北边的于老庄并留影,因为于老庄是当时国民党鲁苏豫皖边区总司令部(简称边区总部)所在地,“边区总部”是“干部班”直接领导单位。 第二次来临泉是在1998年10月11日,由韩国独立有功者协会会长尹庆彬(陆军少将)率领,队员约十七人,都是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胸前都带有“纪念章”,他们是由徐州市政府外事办公室李英淑(女、任彭城路1号)陪同从徐州直接到我家,李英淑充当翻译,我领他们到原“鲁苏豫皖边区干部训练团下设光复班”所在地参观并合影。中午,在县吉祥酒楼就餐,就餐时我以四句话作为欢迎辞:“当年相见不寻常,携手并肩打豺狼;今日仍为和平走,祝君身心永宁康”。尹庆彬会长给我画了张速写像,我也回了他四句话:“速写实在巧,艺术何处找,学习并感谢,豪情云天绕”。 第三次来临泉是1999年的7月,这次是由中青旅股份有限公司亚大部副总经理高志权(翻译)直接与我联系。7月8日,该团由徐州中国国际旅行社接待部李蓓蓓(女、翻译)陪同,带队人是刘光彦(韩国原政务部副部长,他抗日战争时期在徐州参加过战斗,后在“光复班受训),还有韩国文化广播电台三名记者等七十多人,参观时,他们打着“99纪念张俊河长征六千里活动”字幅。当时,阜阳市侨办也来三位同志陪同,教委原主任王法思参加了接待,时任副县长的刘启龙同志还讲了话;刘启龙讲话后,我作了“清平乐”一词作为欢迎:“友情无限,迎和平好汉,招展红旗连成片,光彩辉煌千万。扫却恶霸邪风,人民智慧丰隆,花朵鲜艳何处,人间胜过天宫”。
(王文灿根据李冰英先生回忆整理)
|